比毛毛更可爱的是毛毛的月月

Recent Comments

  • Tina: 看冬蕾老师的文章已成习惯,感谢点点滴滴的温暖。
  • 择偶网: 新冠快点结束吧!
  • 淼淼: 一向觉得这种背影特别有爱……
  • 淼淼: 十年前的回忆!毛毛太棒啦,粉丝又多了一枚!拥有这么有才情的辣妈,月月童鞋是有多幸福……
  • DJ: Don’t comment on China’s regulatory environment –if you have to, positive and complementary remarks are always expected; i don't think so...
  • DJ: 就假装他们都很伟大....
  • DJ: 赞一个

Random Posts

Tag Cloud

华医药获药明康德投资

2011/09/23 – 2:11 下午

感谢老蔡学钧博士在医院高烧打点滴时仍接受采访,以及对文章的反复修改。感谢王进博士提供的一段评论,感谢姚立新老师外电翻译的指导,感谢药明康德对本次采访提供的支持。感谢陈力博士第一时间把中文消息的发布权交给我。至此,关于华融资创业的消息可告一段落。

本身从事新药研发外包的药明康德,向华医药投资。有趋势表明,大型CRO开始寻觅新的募资渠道,创建风险基金。

打破新药研发“双十”宿命论

华医药获药明康德在内的国际风投集团5000万美元融资承诺,用于中国生物医药研发和商业化

一种“公司实体+合作伙伴 (其他研发公司+科研院所+外包公司)”的联合创新模式赋予中国产学研新的延伸,试图探索新的药物研发有效途径。由此,10年、10亿美元开发一个新药的“双十宿命论”或可在中国打破。

设立风险基金

上海。9月20日,创新药物研发和商业化公司——华医药公司(下称华医药)宣布,已从知名的美国和中国健康保健投资商集团获得5000万美元的融资承诺,该集团包括Arch风险投资基金、富达亚洲风险投资公司,美国富达生物科技、Venrock风险投资、上海联和投资公司以及新成立的投资商——药明康德风险投资基金。 

药明康德首席财务官胡正国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设立药明康德风险基金,其初衷是为了向华医药等国内创新型公司进行投资,“我们看中的是其精英的创业团队,清晰的商业定位、灵活的运作模式和庞大的资源。”胡正国说。

这个创业团队包括:罗氏中国研发中心前首席科学官陈力;默沙东公司舒净露发现者、Pharmacopeia and Vitae首席科学家杰克•鲍德温 (Jack Baldwin);药明康德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李革及富达亚洲风投全权合伙人丹尼尔奥尔•巴赫 (Denial Auerbach)等。

“这是一个由强大的创业者和投资者共同创办的医药开发公司。顺应了中国正在兴起的生物医药创新研发和投资热潮。” 曼哈顿资本投资公司(杭州)总裁王进说。

据外媒报道,新到位的5000万美元用于推进华医药的内部研发计划,为收购产品和商品化提供财务资源。 

事实上,华医药于去年8月成立,在资金到位之前一直低调运营,甚至尚未创建自己的网站。

“不像大多数生物技术公司,需要10年或10个亿才能盈利,华医药运用其研发、注册和商业化的专业知识,近期就能从晚期项目中创造可观的价值。”丹尼尔奥尔•巴赫表示。

据华医药首席执行官陈力介绍,该公司在短短一年内已在全球范围内筛选了上百个项目,将引进2-3个临床开发阶段产品和自主研发3-5个临床前研发项目。其中神经退行性疾病新药研发项目已在国内启动,属于原始创新,将负责从早期发现到全球上市。 

“华+CRO+院所” 

外界认为,华医药定位具有研、发,生产、销售的功能似乎过于宽广,而陈力的解释是,具有这些功能并不等于所有操作都在公司内部进行,而更多依靠战略合作,通过联合创新、联合开发、联合销售来完成。简而言之为“华+CRO+院所”。预期3000万-5000万美元(约2-3亿人民币)用于项目引进和项目开拓,耗时3-4年。目前已同药明康德和泰格医药确定了外包服务合作关系。

据普华永道和美国风险投资协会发布的Moneytree报告显示,今年第一季度,生物技术行业的风险投资金额总量创纪录地达年均5%的增长,为7.8419亿美元,去年同期为7.4622亿美元。而交易笔数从2010年第一季度的107笔降至今年同期85笔,下降了21%。很显然,风险投资者正在减少交易的笔数,增加投资的资金额度。 

盘古生物制药(aTyr Pharma)总裁蔡学钧告诉记者,在实际中,无论是跨国制药企业还是风投,对于已有I期临床试验即在人体概念论证(HPoC)结果发布之后,其合作和投资热情才会更高,对于早期阶段开发项目的公司,机会相对低。

在项目筛选上,华医药的标准有两个。第一,如果定位全球市场,项目就要从头做起;第二,收购进入后期临床的项目,且必须具有中国市场销售权,“即越往后期的项目越紧靠中国市场。越早期的项目,全球同步上市的机会越大,但相应的开发时间会更长。”陈力说。

应对中国尚未满足的医疗需求,是眼下所有健康领域“热钱”涌入的最好注脚。对于未满足的临床需求,陈力有他个人的解释,“必须花大量时间呆在医院,与医生讨论,与患者交流,还要与SFDA沟通,才能试图了解医疗需求到底体现在哪些方面。这并不完全取决于科技水平,当然我们也重视科学,不过更加重要的是,我们所开发出来的药物要能满足患者的需求,因此必须与医生和患者合作。” 

蔡学钧认为,华医药的模式体现了跨国公司背景与中国资源的有机组合,该模式的挑战在于能否在中国目前诸多不确定因素的环境下行之有效。

发表评论

XHTML: You can use these tags: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