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毛毛更可爱的是毛毛的月月

Recent Comments

  • Tina: 看冬蕾老师的文章已成习惯,感谢点点滴滴的温暖。
  • 择偶网: 新冠快点结束吧!
  • 淼淼: 一向觉得这种背影特别有爱……
  • 淼淼: 十年前的回忆!毛毛太棒啦,粉丝又多了一枚!拥有这么有才情的辣妈,月月童鞋是有多幸福……
  • DJ: Don’t comment on China’s regulatory environment –if you have to, positive and complementary remarks are always expected; i don't think so...
  • DJ: 就假装他们都很伟大....
  • DJ: 赞一个

Random Posts

Tag Cloud

都要幸福

2013/12/31 – 5:22 下午

DSC_2781

连日大雪阻断了山路

无法下山的我

独自住在冷寂的山中

格外享受独处的乐趣

享受融入身边美景的感觉

雪停后月亮探出了脸

“月白雪白天地白”的美丽景致

几乎令人窒息。

所有的亲朋好友

都要幸福

都要平安

都要快乐。——法顶

对于未来,充满敬畏

2013/12/31 – 5:08 下午

明天就是2014年了,在这儿跟大家分享一些业内朋友的年末观点。

在这个了不起的“WE”时代,对于媒体人而言,能够始终把用户(读者)价值放在第一位,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思维。

在这个空间里,我希望成为一种非正式信息传达的另一个中介,一种价值观的汇聚。因此总会在年底会想出一个话题,征集大家的想法。这个时候,人的内心往往是最柔软的,得到的答案最为真诚。

今年没有问大家新年誓言,而是:10年后的新药研发,10年后的你自己。我希望的答案是最快速的反应,因为在我看来,比起深思熟虑之后的判断,直觉更为准确。

脑海里常常有这些创意,用一个有意思的话题,问上不同的人,做一个旁观者,带着虔诚、热切的心去观察。只有这样,俯拾皆是的素材才能在脑中留下挥之不去的印记。

真正的媒体人是要从思想深处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

在这10多份回复中,每个人都是以自己的方式看世界,表达,这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

一个做注册的小妹妹,在10分钟内写出了十大点,我率先放在了报纸上,让它发表,成为一个正式的话题。见链接:

这是一群梦想家,很多答案,都认为10年后中国的新药研发就是美国,我最喜欢莫言和lenovo的比喻。

以下按时间顺序征集的观点,再次感谢。

10年后,中国制药行业的新闻基本以创新药研发审评为主流新闻,研发领域细分出不同专业定位的读物,记者的专业素养大幅提高,已达到可以参加任何一场新药审评会,直接对话的程度。《纽约时报》等国际媒体里的医药板块报道的是中国研发故事,参与中国研制的新药临床试验。(没错,能用英语写稿,直接到大药厂的总部采访,报道发自全世界)


你还记得我去年的新年誓言吗?(记得的,做好药,做创新药,10年后老百姓能吃上)


10 年后我退休了,我要把中医搞上去,西药嘛,前途无亮!(我自己也很信中药的)


10年后,中国生物医药研发创新队伍相对成熟,在此推动下,政策环境有所改观。 (市场之手还是政府之手?留意,是外部力量推着政策改变)


现在是只争朝夕,对未来怀有敬畏。(最有为的位置是当下的位置)


10年后中国的新药研发会接近美国现在的情况,但由于体制方面的原因,中国的临床研究也会有很大的不一样。我个人认为,中国的临床研究会在总体上更符合ICH的标准,但在实际操作上会有所不同。我们一帮海归会推动这样的变化。(十年后该是第几代海龟?)


为什么要问10年,10年后是否有人类?(新新嫩齿90后,想法总是很无厘头,写起文章来不得了)


10年后也就是2023年,十年间生物药会崛起,与化学药平分天下。基因检测会流行,健康管理理念会深入人心。很多大的制药公司会转型成为医疗健康服务提供商。临床研究会随着这种大环境的改变而改变:未来十年的临床研究形式和类型会更加多样化,例如研究者发起的研究会十分活跃。移动技术会应用于临床研究中。职业发展上,随着远程监查的发展,临床监查员会逐步向site manager的角色转变而非单纯数据核查的角色。(看好医疗健康服务提供商)


有趣的话题,我比较乐观,总体来讲肯定会稳步提升水平,规模也会更大,和西方差距在缩小,当然前提是如果不出现一些重大丑闻如造假,受试者死亡索赔等事件的话。(这个话题适合乐观的人参与)


十年后,从中国发起的全球新药研发将蓬勃发展;主要大型医院病人信息管理电子化并建立网络连接平台,大数据研究不断发展并很好地指导临床实践;个体化医疗及药物研究日趋成熟;传统的临床研究法规监管更放开,更灵活,但实时的药效及安全性的监查非常强大;新药研发周期缩短,资金减少;病人在新药研发中的角色和声音越来越重要。(答案跟个人一样平整稳健)


面对同样的科学数据,敢于做出不同的结论,需要的是勇气; 然而,能公开透明的把不同结论背后的道理讲明白,需要的却是能力。如果用10年的时间,我们能改革创新出一条监管科学在中国发展之路,我们可期待欧洲药品管理局(EM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及中国食品药品管理总局三足鼎立的局面。(届时一定会有一个中国药监模式)


啊,我刚看了看我的水晶球,10年后中国医药健康产业是这样的:中国土生土长的“first-in-class blockbuster”新药就像莫言得诺贝尔奖一样成为现实;中国产的仿制药就像Lenovo电脑一样在欧美成了很普及的东东。(好吧,这是王健的答案)


可以从三个层面:一则左倾:marginal (proportional) improvement of today;二则“右倾”:almost US ;三则“中庸”:in between 作为陶冶情操的exercise。我们可以尽情发挥。但关键要准确预言注册审评环境。当今的注册体系是anti-innovation.(左倾和右倾,政策一直在左右科研。把新药研发比喻成陶冶情操的exercise,实在是高,你本身就在道里,因此无需寻找)


更少公司,更强研发能力,会至少有几家国内公司产品能和跨国公司相比,还是以仿制药为主,但是有更多研发型企业 。医药媒体会更专业,提供更加专业的报道,百度等对传统媒体冲击更大 专业网络媒体兴起。 (会爱上国企)


十年后我调整重新入职后,如能接受一次毛毛的专访将不胜荣幸!(十年后专访您)


我期待十年之后的制药界能成为媒体最好的朋友,相敬如宾,坦诚相见,相互提携。我相信,这对好朋友一定能为普罗大众带来健康的福音。(2013年臧敬伍和GSK事件,我们报纸始终没有涉及,只为当时入职时南方所所长林建宁的一句话:我们虽然主要报道国内制药企业 ,但我们不能有伤害外企弟兄感情的文章。坚持正面报道)


我有两个基本假设:一是地球之外一定有高等生命,二是他们一定和地球人没有太多相同之处。(得道高人)

从创新药的角度来讲, 10年后的中国会有更多的企业开展新药原创和个体化治疗的研究, 在创新能力上将会有很大提升。届时, 中国将完成基本药物(仿制药物)的生产能力和配送系统的建设, 解决"中国人民有药吃"的目标,并以新的创新模式开发特效药:"让中国人民吃好药"。(年终最后一问答卷)

10年后,月月就18岁了。

DSC02849-001

Do you have magic

2013/12/25 – 11:46 上午

去年圣诞节月月收到圣诞老人的一封信。

昨天晚上的平安夜,她在袜子里放了一张纸条,问Santa:Do you have magic?

早上袜子里的回条这样写的,是的,我当然有魔法,你也有哦。做一个善良的女孩子,你可以令到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

医院门槛不再难跨

2013/12/04 – 11:41 上午

DSC02627

这张照片是在新加坡照的,这篇文章的开头也是在那儿写的。就这么三行。

当时的采访只开了一个头,就想着随手记录一些最直接的想法,以免以后忘了。

写下来的东西也很口语化,比如,“要问思默是干嘛的,”这句,当时就这么写的,本来想在上版的时候改成更书面一些,不过觉得这样也挺好的,口语就口语一些吧。

http://web.yyjjb.com:8080/html/2013-12/04/content_2022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