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毛毛更可爱的是毛毛的月月

Recent Comments

  • Tina: 看冬蕾老师的文章已成习惯,感谢点点滴滴的温暖。
  • 择偶网: 新冠快点结束吧!
  • 淼淼: 一向觉得这种背影特别有爱……
  • 淼淼: 十年前的回忆!毛毛太棒啦,粉丝又多了一枚!拥有这么有才情的辣妈,月月童鞋是有多幸福……
  • DJ: Don’t comment on China’s regulatory environment –if you have to, positive and complementary remarks are always expected; i don't think so...
  • DJ: 就假装他们都很伟大....
  • DJ: 赞一个

Random Posts

Tag Cloud

在北京我和谭勇聊了啥

2023/02/26 – 6:34 下午

E药经理人的谭勇和赖强是我多年前在《医药经济报》时的同事,谭勇在前任南方所所长林建宁、陶剑虹所长和报社高层,曾与他的团队(当然包括我)创造了经济报最辉煌的荣光时刻,真正把新闻理念带到了一家传统的专业纸媒当中。

离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以后,他创立了中国最有影响力之一的经理人,继续追寻新闻理想,追踪最热点和最快速的生物医药行业大事。他本人写撰写了不少脍炙人口的文章。

这么多年,我和他还有赖强一直保持非常真挚的友谊,每次到北京都会跟他们聊聊天。2月的北京,依然寒风凛冽,不过,我和谭、赖在一起聊天的时候,用谭勇极富诗意的话来说,“老朋友坐在一起,就是感觉世界没有改变,或者说世界的改变就我们几个说了算,就是确定,踏实,温暖。”

我们认真的聊了下面的话题。主要几个核心点:在出稿时候,如何又快又好又有洞见?如何能成体系的关注一种趋势,一个领域,写出系列感?未来记者是否能被Chat GPT取代,我们必须深度思考和积累。

1.2015年药监改革以后,涌现出众多创新企业。在生物医药创新生态逐渐完善、火热的情况,与此同时,行业内也有很多专业媒体出现。这些媒体发挥了什么作用,个有什么特点?

2.在新药研发过程中,常常强调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当今行业宣传和选题中,哪些是行业的阅读需求,我们应该关注的重点?

3.应该如何进行差异化的定位和竞争?媒体之间的生态系统似乎非常缺失,如何构建?

4.为了做一个好的策划,好的文章,一个记者、编辑应该从选题立项、资料收集、撰写提纲、独立采访、撰写文章的过程中分别需要注意什么?您能否举出一个例子?

5.在生物医药领域,往往会遇到大量的医学、药学、科学、政策法规术语,如何学习和领悟这些知识点,并且与您的专家有平等的对话,同时又保持自己的立场?如果要有自己的观察判断和洞见,记者需要做什么?您如何进行深度思考?我的整体问题是,要当好一个好的医药行业记者,需要有哪些素质和信仰?

6.那么,编辑/总编发挥的作用又有哪些?对于作为一个主编,你遇到的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7.您如何看待当下视频直播、AI写作等新技术对媒体人的带来的变化?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和利用好这些新工具?

8. 您平日还读哪些微信公众号,哪些书?为什么?

9.我们最后来看看中国的生物医药产业,您在这个领域这么多年,您认为,中国生物制药行业发展到今天,有哪些挑战?如何破解?未来的发展趋势有哪些?

10. 请您对我们的读者(行业)说一句寄语!

新闻不死,理想不灭。

感受北京政治中心的文化

2023/02/21 – 5:33 上午

酝酿一场中国企业出海日本的交流

2023/02/15 – 5:59 下午

近年来,中日睦邻非常友好和互惠共赢。

拿我个人来说,最好的朋友、同事、友人里也有日本朋友。他们教会我勤奋学习、认真做事、深刻思考、小心严谨,讲规矩、有秩序、不计较、兢兢业业忠诚于你所热爱的事业。

这些在我看来,都是不能用金钱衡量的财富。如果中国制药企业抱着这种心态去日本,可能就不会感到太失落。因为你可能并不能赚得盆满钵满,但所有付出都有所得,虽然这些回报不完全都能用利益、市场来对等。

这些天,我跟DIA中国的老师,苏岭博士、彤炎博士、润姗、尔宁还有高野老师、许平大哥、植村博士、唐嫣主任以志愿者的身份,一起讨论在今年DIA上历史性第一次举办中国生物技术公司如何出海日本的workshop(由于还在讨论中,具体的内容和议程我不能写太多),期间所有专家全情投入,忘我工作,希望能为中国生物制药企业展现一幅绝美、精准、日本出海全景图。

正如我之前班门弄斧写过一些文章,日本是全球第三大医药市场,最早的ICH发起国之一,与欧美同步,而且与中国一衣带水,人种差异小,确实值得尝试将自己创新药带到日本申报或转让。但由于日本市场独特,要求严,细节多,流程长,决策慢,往往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实际收效甚微。日本就是这样的感觉。不过,如果有一件事能让你全情投入,收获学习,享受这一过程足以。

中国Biotech企业,你要不要去日本呢?你觉得什么是最珍贵、你最看重的价值呢?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可成。

依依不舍的苏州行

2023/02/13 – 7:08 下午

前两天,我在疫情放开以后第一次来到苏州。期间遇到一些来自Biobay, 创新药企业的朋友。

每次来苏州,我都会到中日新材料和医药创新交流中心走走,继续谈谈中日医药合作的话题。很快,5月的DIA中国年会上将推出历史上由DIA中国,医药研发达人、中日新材料和医药创新交流中心联合举办的首次关于中国生物技术公司出海日本的话题研讨。

我们讨论的背景是除了美国,中国还会选择哪些国家出海?为什么日本作为第三大医药市场(曾经的第二大),一个高度发达先进、与中国一衣带水的国家而且法规科学标准跟美国一样(而且是最早的ICH发起的国家之一)没有中国企业愿意过去?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如果想要过去,有哪些路径和方法?我们的高野老师和植村老师会在论坛上,与苏岭博士和国内有过出海日本经验,或者有想法但仍在观望学习,或无处可寻的企业进行探讨甚至是手把手的指导。

写到这里,感觉自己又和业内至高的专家创造和见证了历史,荣幸之至。

期间我们还邀请了达人的翻译专家、东方伊诺苏州医疗科技董方老师交流,他从事的是IVD领域,有丰富的创业经历。曾经留学日本在日本工作生活了二十年。他跟我聊到很多日本的语言,文化,人情世故,让我获益匪浅,知道原来他们是这样思考问题和做事的。尤其是他说的那种所有苦水往自己肚里倒,男儿有泪不轻弹,更不要有一句的抱怨的隐忍和乐观精神让我非常敬佩。「让我想起一休里面那句歌词——くじけませんよ,男の子です(永远不能沮丧哦,因为我是男子汉)」。

他曾经两次卖掉和抵押自己的房子,就连自己的太太都不知道,来支付公司运营,几次濒临破产的悬崖边缘,最后逢凶化吉得到贵人相助。跟董老师交流,感觉他很像日本人,他总会保持一种认为自己做的不够好,责任在自己的羞耻感(我又何尝不是这样)。好在多年磨一剑,他的过敏原检测的产品终于成功上市了,目前正广泛在县级医院打开市场,未来也想跟日本合作。

此外,还遇到了我的闺蜜老胡同学,我们在罕见病大会遇见,一见如故,她对我关爱备至,整天给我出各种主意。;)还有十多年前我第一次约稿,现为医学界的创始人陈奇锐先生,他到现在还喊我毛毛。

如今,医学界已发展成国内最大的为医生提供优质医学内容,实用医学工具,同行交流与职业成长,助力医生临床决策和成长;为创新药循证医学信息传播、创新医生教育和数字化营销提供一站式服务以及助力基层医院学科建设的数字化平台。最震撼是其旗下高质量的运营了50多个微信公众号,拥有雄厚的临床医生资源,为临床医生的职业成长搭建了一座桥梁。

我会在研发客上写写这次的见闻。最让我感动的是,每一位老师都给我耐心讲解与接待,把我当成家人那样的情意绵绵,对我恩重如山。

在最后一天,项安波老师和董老师送我到机场,聊了很多做人和人生的感悟,居然还为此延误了飞机,他们千叮咛万叮嘱,给我送来大包小包的吃的,很像上世纪80年代那种家人送一位即将远行的孩子,依依不舍。

此景此境,让我留下了激动的热泪。感谢所有对我无微不至的人。

又见老姜总

2023/02/11 – 7:38 上午

上次写了一下润东医药小姜总(姜海来广州的见闻),前两天也在广州见到他的父亲,润东医药的创始人姜世新总。

好久不见老姜总,他风采依旧,精神矍铄。依然积极与行业交流互动。今天来到广州生物岛与岛上的张欢总和中新科学知识城的黄伟坚主任交流,了解了生物岛的发展历程,大湾区为鼓励创新的政策人才和资金优势。黄主任高效务实的作风让我印象非常深刻。而姜总讲起自己创立润东从拿到第一个单子开始,一步一个脚印到今天规模越来越大当中的甜酸苦辣。

他最感慨的是润东坚持质量和提供优质服务的工匠精神。同时不断为促进中日医药交流搭建桥梁的愿景。和老一辈企业家聊天听他们的谆谆教诲,总有如沐春风的感觉。也希望在大家的努力下大湾区建设的越来越好,润东的事业也蒸蒸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