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毛毛更可爱的是毛毛的月月

Recent Comments

  • Tina: 看冬蕾老师的文章已成习惯,感谢点点滴滴的温暖。
  • 择偶网: 新冠快点结束吧!
  • 淼淼: 一向觉得这种背影特别有爱……
  • 淼淼: 十年前的回忆!毛毛太棒啦,粉丝又多了一枚!拥有这么有才情的辣妈,月月童鞋是有多幸福……
  • DJ: Don’t comment on China’s regulatory environment –if you have to, positive and complementary remarks are always expected; i don't think so...
  • DJ: 就假装他们都很伟大....
  • DJ: 赞一个

Random Posts

Tag Cloud

一杯咖啡的美好下午

2023/03/16 – 7:46 下午

下午跟一位做动物研究的朋友聊聊天,每次他出差来到广州,我们都会喝杯咖啡小聚一下。

谈到目前动物研究,除了多年前他跟我说的对于动物研究,减少(Reduction)、优化(Refinement)和替代(Replacement),统称3R。现在,如何使用不同的种属动物根据不同疾病设计不同模型,精准的高质量得出动物研究结果,是新药研发进入下一步的重要环节,虽然去年年9月,美国参议院通过的FDA现代化法案(FDA Modernization Act 2.0)中提到要终止“动物实验强制令”,不少国际上动物保护组织的人也在纷纷倡导减少动物试验,运用类器官、信息技术、测序技术、机器学习、细胞培育技术、芯片等等新手段出现,不过他认为,通过这些手段制造的模型还远未到监管机构的严格标准。因此,类器官等新手段要真正应用于新药开发领域,并取代动物试验,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还说到一些管理上的问题,他说,目前很多科学家创新,最迫切的需求是来自管理的培训,很多科学家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很有成就,但是创业后的人、财、物等统筹管理能力出现短板,因此需要培训。团队决策中要尽量科学民主,让所有人都畅所欲言,激励没有想法的员工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多思考,产生自己的想法,让没有勇气的员工鼓起勇气,表达自己观点,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氛围。

创业后,这位朋友也变得越来越忙碌充实了。一杯咖啡过后,我收获满满,也度过了一个美好的下午。

和团队短暂的相聚

2023/03/01 – 11:05 下午

在北京我和谭勇聊了啥

2023/02/26 – 6:34 下午

酝酿一场中国企业出海日本的交流

2023/02/15 – 5:59 下午

近年来,中日睦邻非常友好和互惠共赢。

拿我个人来说,最好的朋友、同事、友人里也有日本朋友。他们教会我勤奋学习、认真做事、深刻思考、小心严谨,讲规矩、有秩序、不计较、兢兢业业忠诚于你所热爱的事业。

这些在我看来,都是不能用金钱衡量的财富。如果中国制药企业抱着这种心态去日本,可能就不会感到太失落。因为你可能并不能赚得盆满钵满,但所有付出都有所得,虽然这些回报不完全都能用利益、市场来对等。

这些天,我跟DIA中国的老师,苏岭博士、彤炎博士、润姗、尔宁还有高野老师、许平大哥、植村博士、唐嫣主任以志愿者的身份,一起讨论在今年DIA上历史性第一次举办中国生物技术公司如何出海日本的workshop(由于还在讨论中,具体的内容和议程我不能写太多),期间所有专家全情投入,忘我工作,希望能为中国生物制药企业展现一幅绝美、精准、日本出海全景图。

正如我之前班门弄斧写过一些文章,日本是全球第三大医药市场,最早的ICH发起国之一,与欧美同步,而且与中国一衣带水,人种差异小,确实值得尝试将自己创新药带到日本申报或转让。但由于日本市场独特,要求严,细节多,流程长,决策慢,往往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实际收效甚微。日本就是这样的感觉。不过,如果有一件事能让你全情投入,收获学习,享受这一过程足以。

中国Biotech企业,你要不要去日本呢?你觉得什么是最珍贵、你最看重的价值呢?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可成。

依依不舍的苏州行

2023/02/13 – 7:08 下午

前两天,我在疫情放开以后第一次来到苏州。期间遇到一些来自Biobay, 创新药企业的朋友。

每次来苏州,我都会到中日新材料和医药创新交流中心走走,继续谈谈中日医药合作的话题。很快,5月的DIA中国年会上将推出历史上由DIA中国,医药研发达人、中日新材料和医药创新交流中心联合举办的首次关于中国生物技术公司出海日本的话题研讨。

我们讨论的背景是除了美国,中国还会选择哪些国家出海?为什么日本作为第三大医药市场(曾经的第二大),一个高度发达先进、与中国一衣带水的国家而且法规科学标准跟美国一样(而且是最早的ICH发起的国家之一)没有中国企业愿意过去?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如果想要过去,有哪些路径和方法?我们的高野老师和植村老师会在论坛上,与苏岭博士和国内有过出海日本经验,或者有想法但仍在观望学习,或无处可寻的企业进行探讨甚至是手把手的指导。

写到这里,感觉自己又和业内至高的专家创造和见证了历史,荣幸之至。

期间我们还邀请了达人的翻译专家、东方伊诺苏州医疗科技董方老师交流,他从事的是IVD领域,有丰富的创业经历。曾经留学日本在日本工作生活了二十年。他跟我聊到很多日本的语言,文化,人情世故,让我获益匪浅,知道原来他们是这样思考问题和做事的。尤其是他说的那种所有苦水往自己肚里倒,男儿有泪不轻弹,更不要有一句的抱怨的隐忍和乐观精神让我非常敬佩。「让我想起一休里面那句歌词——くじけませんよ,男の子です(永远不能沮丧哦,因为我是男子汉)」。

他曾经两次卖掉和抵押自己的房子,就连自己的太太都不知道,来支付公司运营,几次濒临破产的悬崖边缘,最后逢凶化吉得到贵人相助。跟董老师交流,感觉他很像日本人,他总会保持一种认为自己做的不够好,责任在自己的羞耻感(我又何尝不是这样)。好在多年磨一剑,他的过敏原检测的产品终于成功上市了,目前正广泛在县级医院打开市场,未来也想跟日本合作。

此外,还遇到了我的闺蜜老胡同学,我们在罕见病大会遇见,一见如故,她对我关爱备至,整天给我出各种主意。;)还有十多年前我第一次约稿,现为医学界的创始人陈奇锐先生,他到现在还喊我毛毛。

如今,医学界已发展成国内最大的为医生提供优质医学内容,实用医学工具,同行交流与职业成长,助力医生临床决策和成长;为创新药循证医学信息传播、创新医生教育和数字化营销提供一站式服务以及助力基层医院学科建设的数字化平台。最震撼是其旗下高质量的运营了50多个微信公众号,拥有雄厚的临床医生资源,为临床医生的职业成长搭建了一座桥梁。

我会在研发客上写写这次的见闻。最让我感动的是,每一位老师都给我耐心讲解与接待,把我当成家人那样的情意绵绵,对我恩重如山。

在最后一天,项安波老师和董老师送我到机场,聊了很多做人和人生的感悟,居然还为此延误了飞机,他们千叮咛万叮嘱,给我送来大包小包的吃的,很像上世纪80年代那种家人送一位即将远行的孩子,依依不舍。

此景此境,让我留下了激动的热泪。感谢所有对我无微不至的人。

又见老姜总

2023/02/11 – 7:38 上午

上次写了一下润东医药小姜总(姜海来广州的见闻),前两天也在广州见到他的父亲,润东医药的创始人姜世新总。

好久不见老姜总,他风采依旧,精神矍铄。依然积极与行业交流互动。今天来到广州生物岛与岛上的张欢总和中新科学知识城的黄伟坚主任交流,了解了生物岛的发展历程,大湾区为鼓励创新的政策人才和资金优势。黄主任高效务实的作风让我印象非常深刻。而姜总讲起自己创立润东从拿到第一个单子开始,一步一个脚印到今天规模越来越大当中的甜酸苦辣。

他最感慨的是润东坚持质量和提供优质服务的工匠精神。同时不断为促进中日医药交流搭建桥梁的愿景。和老一辈企业家聊天听他们的谆谆教诲,总有如沐春风的感觉。也希望在大家的努力下大湾区建设的越来越好,润东的事业也蒸蒸日上。

永远年轻

2023/01/29 – 12:47 下午

前几天跟多位原诺华中国生物医学研发中心的研发人员(已纷纷自主创业)以及陈智博士、保华博士、曾晨晖博士、陈椎博士、丁强博士、元武博士、Luna博士及几位业内好友吃饭,发觉他们都非常有才华,除了做药,琴棋书画,体育竞技,样样精通。

他们谈及张江往事,十分感慨。

弹指之间他们在张江奉献了青春,挥洒了热血,为中国的药物创新和早期研发奠定了基础,立下了汗马功劳。虽然因最后该中心关闭,革命尚未成功,但见他们纷纷创业有了新的事业和梦想,为他们感到高兴,也感谢张江这片沃土为许许多多像他们的研发人员,提供了像家一样的港湾和发展的天地。

告别过去

2023/01/14 – 8:30 上午

昨晚参加了Mos组织的粤港澳大湾区青年科学家与创业者发展计划的新一期讲座,讨论基因疗法技术与产业化发展趋势。Mos作为组织策划者召集了广州做细胞治疗和基因疗法技术与产业化发展趋势。

Mos是地道的广州人,个子小小的女生,毕业于中山大学微生物生物硕士、2019年从新加坡留学回来广州,此前在默克、百济神州等公司担任销售、市场、BD、战略等要职。

她最令我佩服的是她那种勤奋、积极、不遗余力的推动大湾区创新生态的热情。回国短短不到几年,她跑遍了广州、深圳的高校、生物制药企业、投资人、协会,在广州任何会议上,都会出现她的身影,她总在想如何振兴大湾区生物医药,快速追赶长三角地区。

她的努力也得到了回报,现在在大湾区,讲到Mos无人不知,但凡大湾区有关生物医药的事儿,一定会有她的策划和参与。

真的是一个非常获益良多的周末。

话题转到下一个。周六早上起床的时候,我跟小成絮絮叨叨讲了一下Mos如何厉害,对比她我自己的差距种种,再一次后悔没有把握好人生,虚度了许多光阴。小成也反反复复跟我说了N遍,后悔是没有用的,一定要珍惜和把握当下。

回到自己,后悔是最没有意义的事。想起我跟植村老师说的,如果人生的满分是100分,我到目前为止只有30分,但我愿意怀着感恩之心向过去告别,用毕生的精力和努力,继续拼了命加油,争取及格。:)

拜访广州博济

2023/01/09 – 9:06 上午

今天要拜访广州博济的王廷春总。我记得2000年加入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的时候,常常听到一个名字叫广州博济,那时候不太懂什么是CRO,不过却隐隐约约知道了临床研究这个领域。

广州博济创始人、董事长王廷春博士上世纪90年代南下广州,在暨南大学研究生毕业后,没想太多就留在了广州,于2002年创立了CRO博济医药,这是当时国内为数不多提供研发服务的公司。他曾经说,当时国外CRO刚进中国,国内CRO还处在起步阶段,而自己的医生背景对于做CRO具有天然优势。

从2002年至今已有19个年头,他见证了广东省乃至中国新药研发和CRO的发展历程。如今,除主要提供临床研究服务外,广州博济还可提供药学、药效学、药动学、毒理学、中美双报、技术成果转让、数据管理与统计、化药CDMO等全链条服务。

那么,寒冬下的CRO们怎么过冬呢?还有,觉得他非常热心大湾区的医药事业,所以要跟他请教一下如何合作把我们的生态建设的更好一些。这是我要去拜访的目的。希望都能顺利!

新年遇见

2023/01/05 – 9:42 上午

快速记录新年1月2-4日我在深圳的走访笔记(今年我要把所有出差,拜访的过程都简单记录下来)

1月3日 拜访坪山科技局

坪山生物深圳BioPark园区是继上海张江(跨国公司)产业园区1.0,苏州Biobay(本土创新生物技术公司)产业园区2.0以后,吸引全球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公司的产业园区3.0版本。深圳BioPark定位在小分子、大分子、细胞基因治疗、医疗器械等创新产品全生命链条。有广大的空间和强大的硬件实力,有一定的政策支持(但缺乏单独的创业基金支持)以及人才。未来生物医药创新发展看大湾区,大湾区看深圳发展,深圳看坪山。坪山的黄局长和他的团队热情,专业,服务意识强,敢想敢拼,非常看好!

1月3日拜访信立泰

颜杰总谈了信立泰的整个转型创业的过程,从研发立项,人员人才、项目管理、资金投入等等方面讲述了这一艰难历程,还介绍了临床前,临床,法规注册,BD团队如何配合,在转型中遇到的种种挑战等。他谈到一致性评价、集采、医保谈判种种艰难时刻的时候,说当时留下难过眼泪,真的深感不易啊,传统药厂用自己的销售投入来投入研发,背负着过去仿制药的团队,不过,大型药厂实力强劲,吃苦耐劳,创新起来的实力不容小觑!

1月4日拜访深圳港大医院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临床研究中心的周文菁经理接待了我,非常年轻和认真专注,她介绍了深圳港大医院最初的合作过程,谈到大湾区的港澳药械通如何惠及患者和对比海南的不足之处。同时还介绍了颇具国际化特色的香港大学深圳医院临床研究中心的发展定位,目前开展的工作和未来设想。他们如何在香港大学玛丽医学院更好的发展深圳的优势。他们的同事小魏老师带我转了一下I期临床病房,真的是非常热情啊!

还与信立泰的刘利平总,深圳亦诺微的周国瑛教授、徐建平老师和我们网站的IT团队见了一下,苏州宜联的薛彤彤博士也一起来学习交流,新年能见到这么多老朋友,真是太高兴了!